鬥陣特攻 Wiki
Advertisement

紐約市(亞特拉斯新聞)– 過去幾週,調查者已證實世界各地發生之幾起犯罪事件,包括昨日博物館竊盜未遂,皆與前捍衛者成員有關。

聯合國今日總算發布聲明,表示這些成員並非執行官方勤務。

聯合國聲明用詞極為簡潔,全文如下:「聯合國並未授權捍衛者執行任何行動。該組織章程依然為廢止狀態。」本名記者試圖提出質問,但得到的回應卻是敵意或是沉默以對。

這項簡短聲明與其揭露之實情有所出入:捍衛者並未停止活動。聯合國解散該組織,只是令其遁入陰影而已。

這項消息無疑將造成世人憂慮。捍衛者之所以解散,是因受到大眾強烈不滿與指責,認為其濫用職權、內部腐敗。如今捍衛者仍有成員在未受監督下活動,不免令人膽寒。

俄國與英國等政府迅速而毫不留情地發出譴責,大眾則不然。亞特拉斯新聞今日進行的一項投票調查,表示大眾雖對捍衛者成員擅自行動的可能性感到極為憤怒,但他們對這項調查末項問題的反應,但有趣的是,幾乎有四分之三的群眾,表示他們「不確定」捍衛者重返會帶來何種改變。

捍衛者的歷史,目前的確讓人不知作何感想。智械危機時,它是人類的救世主,而今日它卻因職能不彰而受到廢止,令人百感交集。

為了解現今事態未來可能之走向,回顧捍衛者的過往應能有所幫助。當初捍衛者是在何種急迫的狀況下而生。

智械危機[]

奧尼卡企業對機器人製造有革命性的突破時,世界彷彿正要進入經濟上的黃金時代。他們的巨大工廠配備自動化工程機械與能自我改良的軟體演算法,在專利保護下被稱為「智械生產中心」,並紛紛於世界各處林立。

接下來發生的事眾所皆知。各處的智械生產中心開始崩壞。第三方分析指出,智械生產中心絕無可能達到公司所承諾之成長率與產能。奧尼卡企業受到調查,並在發現詐欺證據後被迫解體,各地智械生產中心也隨之拉下大門。

這也就是為何當這些關閉、廢置的智械生產中心自我甦醒,並立即對全人類展開軍事攻擊時,會令人如此驚詫的原因。

許多國家自認有能力應戰。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(即便軍備如何強大)能永久關閉一座智械生產中心。機器人的高適應力曾讓人類讚嘆,但如今卻成為戰略上的夢魘。更有甚者,智械人並未要求任何條件,它們的攻擊並無任何意識型態上的理由。它為攻擊而攻擊,而我們不了解它們的動機。

捍衛者:戰略改變[]

沒有一個國家能成功保衛國土。但一些士兵與戰略家顯現了過人的才智,對這種新型態的戰爭得心應手。聯合國私下號召幾位這樣子的奇人異士,成立了一支小而敏捷的團隊,以對智械人城塞進行有效打擊。成員的名字—莫里森、雷耶斯、阿瑪利、廖、威爾海姆、以及托比昂‧林霍姆—至此成為傳奇。世人稱他們為捍衛者的創始者。

捍衛者任務為高度機密,鎖定智械人的指揮與控制協定。他們在一連串極為危險的掃蕩任務裡,展現了自我犧牲的偉大情操與英勇行徑,將協定全數摧毀,令智械人軍隊陷入停擺。智械危機終於結束了。

在接下來的數十年,捍衛者規模不斷茁壯,將維護全球和平視為使命,而各國也相當樂見於他們的存在。不聽指令的智械人、恐怖主義、好戰的獨裁者,在這支能力高強的專精小隊前,皆短時間就被瓦解。自然災害發生時,他們英勇執行救援、並有效協助重建。捍衛者也進行研發計畫,根除傳染病、逆轉生態危害、並發展新式醫療科技。他們是希望的象徵。我這世代的成長過程中,大家就將捍衛者視為人類的典範。

衰落[]

捍衛者總不缺乏批評者。 即便是在它的鼎盛時期,仍有許多聲音要求嚴格限制其行動,堅稱力量如此強大的群體必須謹慎監督。關於黑色行動的流言(如執行暗殺或綁架)被視為毫無根據的輿論而未受重視。

但日子一久,這些評論變得難以忽略,而聯盟對大眾的憂慮似也置之不理。具爭議性的任務讓群眾怒火持續燃燒,最終引爆,多位具威名的捍衛者成員被迫不名譽引退。如果事件就此告一段落,許多人可能便會將這些任務上的失策,視為一個逐漸失去活力的龐大官僚機構無可避免的表徵,其領導階層必須盡快改變行政走向。但真相卻遠比此醜惡。

在捍衛者解散最後幾年,一支名為「黑衛部隊」最高機密支部被公諸於世。暗殺、威嚇、綁架、刑求、以及其它更為可怕的任務,據傳皆與此支部有關。各國政府呼籲聯合國停止如此對「各國主權連番而嚴重的侵犯」行動。就在大眾對聯盟不信任程度日益加劇時,一場可怕爆炸夷平了捍衛者的瑞士總部。聯合國宣稱這是場意外,但今日我們知道這其實是一場戰鬥:捍衛者指揮官傑克‧莫里森與黑衛部隊指揮官加布里爾‧雷耶斯發生激烈衝突。兩位前指揮官親手毀掉了自己所創建的基業,也敲響了捍衛者的喪鐘。

這項事件發生後,捍衛者再也無法對外界隱瞞內部資訊。隱密行動完全曝光。就連過去組織內最熱烈的擁護者,也不得不接受事實,要求捍衛者解散。

聯合國別無他法,只能廢止捍衛者。當時幾乎無人質疑這項決定的正確性。那是世界最為承平祥和之時—對許多人而言,全球穩定與成長的最大威脅,即是捍衛者本身。它的時代已過去了。

今日[]

捍衛者消失的這幾年,世界開始轉變。促進智械人公民權利與公民身份取得的運動開始茁壯。全球經濟復甦。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發生。

但就如捍衛者一樣,這些好消息暗藏伏流。人類與智械人之間情勢前所未有的緊張,特別是在智械精神領袖泰哈薩‧蒙達塔受到暗殺後。戰爭或許無可避免。各地政治領袖指控若干企業派遣秘密專員「勸服」政府官員,接受對其有利之合約,或雇請傭兵提供更為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。秘密組織肆無忌憚,常有民眾因其行動無辜慘死。

這會是這些前任捍衛者成員,從陰影中再度現身的原因嗎?他們是否已不想再袖手旁觀?

世界是否已沉淪若此,他們認為其他人皆無法提供協助?

世人會需要他們回來嗎?應該要他們回來嗎?

昨日博物館竊盜未遂事件的監視器畫面,立刻引起世界注目。兩位前捍衛者成員奮勇對抗兩名具可怕身手的傭兵,並且讓竊賊未得逞,所幸無人傷亡。竊賊在館內大肆破壞的影像已引發大量討論,但我卻對影像中另外一處產生興趣。

當時有兩名年輕男孩身陷戰火(他們臨危不亂,真該有人頒發獎章給這兩名男孩)。攻擊結束後,他們曾與莉娜‧奧斯頓,也就是大眾所稱「閃光」的前捍衛者成員短暫交談。我們無法從監視器畫面得知交談內容,但卻能看出那名年長男孩的臉色表情。

希望。

談到捍衛者,我這世代的人對這種感受太為熟悉了。對我們來說,捍衛者就是希望的化身,而它的墮落腐敗也無疑是種背叛。我們實事求是:如果令捍衛者分崩離析的黑暗勢力,以我行我素的義警型態借屍還魂,世界必須堅定地進行相關處置。

但我對此事仍持保留態度的原因是,捍衛者世代如今皆已長成。我們曾相信希望。而這股信念仍在我們心中。有些人已選擇為了這股信念採取行動,而有極為亮眼的表現。

想想近年來世界各地的新聞。一名中國籍的環保人士,不畏懼冒險,運用自己的發明從即將塌陷的冰河裡,拯救了一群瀕臨絕種的極地野生動物。一位巴西的音樂家,揭發並阻止企業對當地土地之濫用,成為平民百姓的英雄。一位原是職業電競選手的機甲戰鬥員,因為她的英勇行徑,在韓國大受成為當紅明星。

這些人正好都是捍衛者過去會想招募的類型。看看網路,他們就是現代孩童眼中的英雄。如果不是捍衛者,他們可會受到激勵、會有如此超群的表現嗎?

未來沒人知曉。證據顯示,並不是所有殘存的捍衛者成員都將天賦用於善舉。但檢驗昨天的博物館事件。我們在監視器畫面中看到的,是哪一種捍衛者成員?鬼祟、腐敗的刺客?或是兩名奉行捍衛者初始理想的成員?

更重要的是,我們應該思考:因為舊世代的英雄讓我們失望,我們就應該畏懼新世代的英雄嗎?

我並不認同。

Advertisement